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一线调研·“新农人”“三新农”践行记】 种出好瓜卖出好价 毕节织金农户种地热情高

【一线调研·“新农人”“三新农”践行记】 种出好瓜卖出好价 毕节织金农户种地热情高

2023-09-20新闻资讯

走进织金县以那镇沙田村的南瓜种植基地,瓜地里藤蔓交错,一个个成熟的密本南瓜圆润饱满,静静地横卧在瓜藤下。

 

       田地里,村民们穿梭其间,进行着采摘、装车等环节,分工合作,井然有序,呈现一派繁忙的丰收景象。

村民种地不愁销农产品卖得起价,图的是体验和分享.JPG

       农产品不愁销卖得起价,种地不吃亏,村民心里乐悠悠

 

       这几天,当地村民杨金坤正忙着组织村民们采摘南瓜,南瓜压枝头,万亩有机南瓜园里,南瓜香扑鼻而来,村民们欢声笑语不断。

 

       过去,沙田村主要以种植水稻、玉米等传统农作物为主,由于经济效益低,村民选择外出务工,该村逐渐陷入撂荒地多、人手不足的窘境,为释放土地活力,进一步助农增收,该村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不断探索产业新路径。

 

       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经过实地考察,效益好、易管理的南瓜很快就获得村民“青睐”。

小县城做起跨国买卖,织金南瓜畅销海外.JPG

       小县城做起跨国买卖,织金南瓜畅销海外

 

       “经济效益好,由于有龙头企业带动,南瓜大多出口,卖到韩国、日本等地。村民们种的南瓜最少都能卖到每斤0.5元,这个龙头企业的保底收购价,比市场价每斤0.2元高了许多,种地有搞头,产品不愁销,大家也放心。”杨金坤掰着手指算起了账:“一共2300多亩,销售收入800万元,减去前期投入的资金,还有两三百万元纯收益,还可带动周边200多名村民增收致富,这笔账很划算!”

瓜产业助农增收.JPG

       南瓜产业助农增收,种地有奔头,多方能共赢

 

       这些天正是南瓜地一年中最忙碌的时候,菜农们背上背篓,早出晚归,穿梭在里,以那镇沙田村村民陈秋就是其中的一员。

 

       “我在这个南瓜基地干活都2年多了,最近每天早上就来采摘南瓜,一天能采摘好几百斤,每天最少能挣180块钱,多则能挣230元,多劳多得。时间自由,我觉得很高兴。”正在地里采摘南瓜陈秋说。

 

       “幸亏有了龙头企业带动,我们种地才有赚头!”2019年,外出务工的杨金坤发现了致富良机,于是回到家乡和另外3人合伙种起了南瓜。

南瓜生产加工忙.JPG

       南瓜生产加工忙,产业兴起来,种地有盼头

 

       由于经济效益好,湖北石首市的孙伟鹏也动起了小心思。大老远的从湖北跑来,通过考察学习,孙伟鹏决定和杨金坤等3个本地人一起发展,种南瓜。

 

       “南瓜产业让闲置土地得到了利用,增加了老百姓收入。”为了鼓足老百姓的发展信心,球盟会网站合作西甲买球(中国)股份有限公司与百姓签订了销售合同,保底价按每斤0.5元收购。

 

       和沙田村类似,在织金县的众多乡镇,地里都种起了南瓜。

 

       “产业发展起来了,如何保证有好的收成,科学种植才是关键。”以那镇沙田村支“两委”一班人和杨金坤都明白这个道理。

 

       在毕节市织金县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市县相关专家到田间地头开展南瓜种植技术培训指导,手把手给村民传授技术。

 

       在专家的指导下,织金县农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制定了《南瓜生产操作技术规程》,要求专业合作社以及相关组织技术管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南瓜生产技能,做到标准建园、生态栽培、配方施肥、绿色防控;建立产品质量追溯、检测监督等制度,将每个阶段的操作规范记录在案,形成台账;利用田间学校等平台,定期开展南瓜培训,为村民提供技术保障。

 

       为确保管护到片、到园、到苗,公司组建了管护作业小组,并积极引进施肥、浇水和气温、土壤湿度自动检测等智能设备,加强南瓜管护提升南瓜质量。

 

       科技助力、管护到位,让织金县农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南瓜深加工产品品优质高,深受**外消费者青睐,销往海内外。

乡村振兴路上走来特色农产品.JPG

       乡村振兴路上走来特色农产品

 

      织金县农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通过粤黔协作机制于2018年4月进驻毕节市织金县的,经过近5年的发展,建立了集科技研发、生产加工、基地种植、进出口贸易和供粤港澳大湾区于一体的大型蔬菜加工销售企业,从南瓜示范种植、深加工于一体的全产业链加工体系,并采取“工厂+基地+农户”模式,帮助指导农户大规模种植南瓜,吸纳周边劳动力实现就业,有效带动当地产业发展。

 

       记者走进织金县农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看到一条条自动化、智能化生产线正在有条不紊地运行着。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丰富加工产品种类。一片片南瓜经由生产线被“吃干榨净”,最终转化为南瓜丁、南瓜条、南瓜皮和南瓜籽等产品。记者采访时,3个集装箱将踏上海外征程,途经广州南沙港运往韩国仁川港,进入韩国市场。

精深农产品走俏海外,村民种地干得欢.JPG

       精深农产品畅销海外,村民种地干得欢

 

       “南瓜直销出口和内销利润差别不是很大,但是深加工后的产品在海外市场很抢手,价格是普通品种的5倍以上,客商还要求补货。”织金县农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曾爱生告诉记者:“韩国、日本等海外市场的许多客商不断有订单来,公司正在加快生产,以满足市场需求。

 

       球盟会网站合作西甲买球(中国)股份有限公司是织金县的一家“农字号”外向型企业,依托该企业,织金县南瓜种植面积一直稳定在15.31万亩左右,打造绿色南瓜,通过电商、定制等渠道销往**外,带动4万多群众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是重点,农产品深加工是关键。

 

       织金县引进市场主体农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按照“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引导农户发展有机南瓜,通过种植技术指导、新品种引进、品牌创建等措施,很多群众实现周边就业、增收致富。

南瓜精深加工提升品质,助推优质农产品畅销国外市场.JPG

       南瓜精深加工提升品质,助推农产品畅销**外

 

       近年来,织金县农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坚持走绿色发展、特色种植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之路,立足本地资源优势,着力推动南瓜向着深加工方向发展,不仅延伸了产业链,増加了农产品附加值,也为广大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走出了一条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发展之路。

 

       如今,织金县农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正在“科技创新+循环经济”的道路上越走越稳。织金县在种植蜜本南瓜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收获的南瓜品质优良,口感细腻。为确保南瓜品质,织金县农民群众不断实践和积累,掌握了种植技巧,运用了科学管理方法,注重土壤肥力和水分供给,从而收获优质甜美南瓜。自从织金县农耀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入驻织金县后,毕节市种植南瓜的农民越来越多,南瓜种植成为当地农业的“当家”产业。

 

       产业对了头,小康有奔头。织金县将产业振兴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大力培育壮大特色产业,重点发展南瓜特色产业,不断凝实乡村振兴的“累累硕果”,让群众在小康路上越走越踏实,走出了一条“甜味”**的特色农业助力乡村振兴之路,共同绘就了一幅产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美丽画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黄杏

编辑 谢朝政

二审 顾野灵

三审 李凯

部分图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上一篇
下一篇

了解更多

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

Copyright © 球盟会网站合作西甲买球(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技术支持:万商云集|企业资质

Copyright © 球盟会网站合作西甲买球(中国)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技术支持:万商云集|企业资质